“地下水的主要問題是超采和污染。內蒙古地下水評價我們國家由于水資源短缺,特別是在北方,部分地區長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從而引發了地面沉降、生態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地質問題。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部和各個方面積極推進以華北地區為重點的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應該說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據了解,《地下水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于日前印發。
《條例》既正視我國地下水超采問題,也總結近年來在地下水超采治理方面取得的經驗和好的做法,對地下水超采治理作出了較為全面的、具體的規定。一是劃定超采區。國家要定期組織開展地下水狀況的調查評價,根據調查評價的結果,由水利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組織劃定全國地下水超采區,并且依法向社會公布。我們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超采區劃定,劃定完要向社會公布。二是劃定禁采區和限采區,并實行嚴格管控。根據地下水超采區劃定,還有地下水利用情況和管控需要,《條例》規定由省級水利部門會同自然資源等部門,組織劃定本行政區域內地下水禁止開采區和限制開采區,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
三是加強超采區治理。省級水利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方案,實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同時,要求超采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在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城鎮生活節水、河湖地下水回補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實現地下水的采補平衡。對于網友關心的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治理情況,水利部政法司司長張祥偉回應稱,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問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也非常關注。為了治理好這個地區的地下水超采問題,從2019年以來,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以京津冀為重點,實施了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作。這個治理區涉及11個地級市,149個縣級行政區,治理面積8.7萬平方公里。
治理措施可以歸結為兩個字,就是“減”和“增”?!皽p”主要是限制地下水開采。內蒙古地下水評價哪家好盡管華北地區的水資源利用效率、節水水平在我國是相對比較高的,但是還有潛力,所以要挖潛;再一個是要調整產業結構,限制高耗水產業,包括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實行禁采限采,減少地下水開采量?!霸觥敝饕情_源。包括南水北調調來的水,還有當地非常規水的利用,對河湖生態補水,再回補地下水?!巴ㄟ^這幾年實施情況來看,綜合治理效果還是不錯的?!睆埾閭ケ硎?,具體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一是地下水水位總體回升。從去年年底來看,淺層地下水的水位平均上升了0.23米,河北上升了0.24米,北京上升了0.23米,天津上升了0.18米。從淺層來看,回升的面積大概占了24.3%,地下水水位穩住了,沒有再下降的面積大概占了58.2%。從深層來看,平均回升了1.34米,水位回升的面積大概占了59.5%,水位穩定的面積占了26.3%。地下水持續下降的態勢得到了初步的遏制。二是河湖有水河段增加,地下水回補效果明顯。2019年-2020年,累計生態補水79.1億立方米,入滲率大概是38.8%。從去年的情況看,治理區補水的河湖,有水河長達到1873公里,為補水前的2.06倍,水面達到了700多平方公里。其中滹沱河、七里河等5條河流全線貫通,干涸斷流40年的滹沱河重現生機。通過生態補水,這些補水河段周邊10公里范圍的淺層地下水,平均回升0.42米,河湖補水會影響15公里左右的范圍。
《條例》對治理地下水超采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下一步,將認真落實《條例》的有關規定和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的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切實落實“雙控”制度,加強監測計量。監測方面,監測站網還需要加密;計量方面,要強化取用水戶的計量監控,嚴密監控地下水取水總量和水位的變化。二是強化監管執法,開展取用地下水綜合整治和專項執法。今年以來,通過京津冀水資源專項執法行動,查處了381起非法取水案件?!稐l例》實施以后,將進一步加大水資源專項整治和專項執法,真正把“雙控”制度剛起來。三是做好“減”和“增”的工作,深入開展節水、產業結構調整、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工作,內蒙古地下水評價推動華北地區地下水綜合治理工作取得新的進展。